既然整个世界似乎都认同:要在普通业务以及固网-移动网融合业务中采取通用的以太网和IP网络,那么OEM如何做到为传统运营商和互联网业务供应商提供区别显著的设备呢?
这个问题近日在芝加哥举行的Globalcomm大会上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开发商们对“以太网无处不在”是否意味着能够立即大规模商用表示担忧。
思科系统与Juniper网络公司已经着手通过“路由器连接以太网”的策略进行IPTV指配。在本次大会上,朗讯科技、Tellabs和ECI Telecom公司等宽带通信设备厂商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服务管理策略,即通过大家都熟悉但却有点“老迈”的以太网协议,进行“四重播放”(语音、视频、数据和移动服务四合一)业务。
只有北电网络公司似乎还试图在以太网上玩出些新花样。北电“运营商骨干网传输(PBT)”计划的行销经理John Hawkins介绍说,尽管对用户或软件开发商来说,PBT并不需要使用任何新协议,但北电仍在根据分析家的数据尝试不同的方法,以便使以太网变成面向连接的网络。
PBT技术的应用
为达到这一目的,北电主要在两方面进行了努力。首先,通过关断生成树协议,使以太网交换机看起来像是数字交叉连接设备,这种网络节点类型来自时分复用(TDM)技术,北电这方面已有多年经验。同时,在通过城域以太网架构和光传输节点提供特殊业务方面,北电也有3年经验。另外,其城域以太网和光传输这两项业务已在5月底合并,构成了北电公司新的城域以太网部门,Philippe Morin出任该部门总裁,他的使命是在城域网中,实现光传输与二层以太网服务的合并。
PBT对运营商的意义在于:尽管北电十分拥护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但只会严格将其应用限制在核心网的流量管理协议上。虽然思科和Juniper都在争相将MPLS尽可能地推向网络边缘,Hawkins却表示北电“明白无误地告诉运营商,我们并不认为MPLS在控制面上有多大用处。在网络边缘,PBT就像无法连接的以太网。”
北电首席研究室的顾问David Allan也表示,PBT是基于MAC-in-MAC概念构建的,即IEEE 802.3ah标准中定义的运营商骨干网桥接概念。用户的MAC报头被封包在服务提供商的另一个MAC报头中,并添加一个特殊的24位服务标签,该标签能定义多达1,600万种以太网服务。此外,PBT技术还借鉴了弹性分组环(RPR)中所谓的第2层光以太网概念。
“首先,从中心局发出的重新构造过的以太网交换看起来好像一个交叉连接,”Allan说,“此外,以太网转发的所有情况都可以由服务提供商控制。你可以提供基于优先位的硬QoS,从而预先规划数据路径,并在边缘网处进行管理。”
如果PBT的某些方面听起来与异步传输模式(ATM)有些类似,那也没什么奇怪,虽然Allan曾指出,MPLS本身一开始就被称作“大脑移植的ATM”。尽管MPLS在网络边缘与ATM几乎一样负重不堪,但北电仍力图在真实的以太网环境中保留一些ATM面向连接的特点,使运营商更容易转向以太网交换。
PBT技术将在北电的8600系列以太路由交换机(前身叫做Passport交换机)中初次亮相,并将很快用到6500系列多业务光网络边缘设备中去。北电还打算为从密集波分复用器到简单第2层以太网交换机这些不同的系统加入PBT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Hatteras Networks公司参加Globalcomm大会时将重点放在与Remi Communications公司的交易上。Remi Communications是一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运营商,该公司采用Hatteras的城域以太网汇聚器为其商业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服务。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从核心网到边缘网都使用了MPLS,证明了并非所有运营商都会追随北电的思路。
PON的新应用:回程通讯
Globalcomm大会的另一个场景就是PON芯片组开发商Teknovus在试图消除人们的这种认识:从欧洲的宽带无源光网络(PON)基础上兴起的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的领地超过了以太网PON(EPON)和千兆EPON(GEPON)。不过奇怪的是,区域发生了颠倒,EPON和GEPON这两种技术在亚洲和欧洲更受欢迎,而ITU主张的GPON却在北美更受喜爱。
市场调研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总裁Michael Howard指出,EPON在全球拥有2,160万用户,而GPON只有680万用户。他还补充说,欧洲的情况很特殊,欧洲人似乎更喜欢利用有源以太光网络直接连接到户或到节点,而不愿利用任何PON提供住宅宽带业务。
Teknovus公司CEO Rex Naden也提到,EPON将在蜂窝回程通讯中得到新的应用,但有效的解决方案还需要增加TDM电路,以压缩电路交换的语音通道。同时,卓联半导体也与Passave PON(已被PMC-Sierra公司收购)合作研究了一种类似的方法,叫做时序分组(Timing-over-Packet,ToP)。
但参加本次大会Teknovus小组研讨会的一些成员透露,除了用于回程通讯,TDM芯片在其他PON网络中将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因为运营商们都在着急向本地以太网接口转换。Allied Telesyn全球市场和产品开发执行副总裁Philip Yim认为,提供住宅光网业务的运营商关注的首要成本问题是“采用光纤到户的方式,还是采用PON与VDSL2结合的方式?对于新楼盘的开发,我们一直提倡前者。”他还表示,第二个重要问题是“要尽快完成向本地以太网的转换。现在已经没有理由使用任何非以太网的接口。”
另一个迈向成熟的创新领域是,由铜缆传输以太网的供应商提供城域以太网论坛(MEF)服务,速率从T1到T3不等(2到20Mbps)。Aktino是一家在铜缆接入系统上实现多入多出算法和离散多音调制(DMT)的公司,该公司还展示了其AK4000以太网汇聚器在阿拉斯加的马塔努损卡河峡谷的蜂窝回程通讯的应用。其总裁兼CEO Bruce Kimble指出,当运营商采用更多基于以太网的绑定服务时,回程通讯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盈利点。
Actelis Networks公司刚刚通过关于流量管理的MEF 14标准的MEF论坛认证,推出了一款4线中继器,能够满足公里以太网标准。该子系统从逻辑上和物理上都类似一款T1中继器,因此可以通过简单插入来替换传统网络中的T1中继器,这样就能在2,700多米的距离内提供全速45Mbps的服务。若从连接的一端供电,该子系统可以扩展为4个中继器;从连接的两端供电时,可以扩展为8个中继器。